钧瓷之母的奥秘
  • 类别:文化活动
  • 题名首字母:T
  • 时间:2005年05月13日
  • 分类编码:G
摘要/全文
  • 正文:    一、在中国五大名瓷之一钧瓷的故乡——禹州,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北宋年间,宋徽宗做了一个梦,看到一对红似朱砂、鲜似鸡血、晶莹透亮的花瓶。于是,他下令命禹州的窑工为其烧制。可是,谁又能烧出只在皇上梦中出现过的宝瓶呢?皇上怒杀了一个又一个窑工……这时,一位美丽的姑娘挺身而出,投入到熊熊的炉火中,一对鲜红瓷瓶终于烧制了出来。皇上得到宝物,自然满心欢喜,又想让窑工烧出同样美丽的花瓶来。这时,姑娘托梦给他们,仿照自己的躯体建造一座双乳状火膛窑炉,就可大功告成。窑建好后,在这座窑里烧出了“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钧瓷,献给了皇上。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姑娘,把她尊称为“金火圣母”。
        传说是神奇的,在青白瓷一统天下的唐宋时期,突然出现了蓝、红、紫、青诸色错综掩映的窑变釉,为陶瓷美学开辟了新的艺术境界。没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先人又如何能解释得清?
        传说是有深厚的现实基础的。1974年,在禹州城东的宋钧官窑遗址发掘现场,文物考古人员惊奇地发现,为皇上烧制传世宋钧的窑炉外形真的是呈双乳状。这是全世界唯一一座双乳状火膛窑炉。
        传说也许是虚构的,它却是钧瓷艺人精神追求的真实体现。“金火圣母”用生命催生了世上第一件钧瓷,而一代又一代窑工们,为了探索“窑变”的奥妙,奉献了青春、汗水、力量、智慧,甚至鲜血与生命。
        禹州的任氏家族便是其中重要的一支。2004年秋,任氏钧瓷第五代传人任星航决定,自筹资金30万元,兴建一座仿宋代双火膛钧窑,复原它的整个烧制过程。
        二、一说起窑炉,素日讷于言语的任星航话便多起来。从15岁开始跟着父亲学建窑、修窑、设计窑,无数次,他站在钧瓷窑炉前,透过观察孔,看蓝色、红色、黄色、白色,无数跳动的火焰,像一支神奇的画笔,那蓝色亲吻过的,也许会生成一朵深紫色的海棠;那红色抚摸过的,也许会出现长空碧色的明净……钧瓷,是泥土与火焰相恋的艺术,而呵护这对恋人情谊绵绵产生“窑变”这一爱情结晶的,是窑炉。于是,任星航感慨,窑炉,是钧瓷的母亲。先源后流,探究钧瓷“窑变”的奥秘,应从关注窑炉开始,做一些扎实深入的研究工作。
        然而,这位中国古陶瓷艺术大师,说起宋代双乳状火膛窑,心中却有隐痛。双乳状火膛窑是北宋能工巧匠根据历代窑炉特点创造的专为皇室烧造钧瓷贡品的窑炉。但是随着宋室南渡,这种柴烧钧瓷工艺从此失传。由于没有任何文献资料,唯一的古窑遗址残缺不全,仅存地下部分。对于它是否真能烧制钧瓷以及如何烧制,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比如,一位来自大洋彼岸的学者,认定柴烧不能达到1300℃的高温。所谓的传世宋钧,其实是元代烧制的。面对专家的质疑,美丽的传说也变得苍白无力,为了维护钧瓷的尊严,任星航决定,倾星航钧窑一窑之力,解开这一千古之谜。
        2004年秋,一座造型奇古的窑炉在星航钧窑诞生了。它的地下部分,根据宋钧官窑遗址而建,地上部分,由于遗址已毁,荡然无存,由任星航根据多年来的窑炉经验,几易其稿,精心设计而成。首次装窑那天,星航钧窑举办了神圣、简朴的点火仪式。当火炬在一双双一直关心、支持此事的朋友手中传递时,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期盼,也充满了疑问。失传千年的柴烧工艺,能像火炬传到今人的手中吗?奇迹诞生了,漫长的18个小时等待后,窑内最高温度达1300℃,共用柴4000多公斤。住火,窑门打开,几件仿宋官窑钧瓷,仿佛穿过1000年的时空隧道,在窑内静静地等候,迎接他们的狂喜。
        成功了,还没等窑内的温度降下来,任星航带着厚厚的隔热手套,把一个个冒着热气的匣钵抱出来。自此,与钧瓷发展史有关的那段公案,画上了句号。河南省文物考古所原所长,主持发掘宋钧官窑遗址的研究员赵青云在现场激动地说,此情此景,真是千年等一回。
        三、钧瓷是火的艺术,它的发展,离不开窑炉性能的优化与创新。10多年来,任星航与同行共同参与设计的无匣钵双孔煤烧钧窑、液化气钧瓷窑实现了当代钧瓷烧成史上的两次重大变革。尤其是液化气窑炉的实验成功,降低了劳动生产成本,为钧瓷的产业化道路扫除了技术障碍。可是,气烧钧瓷存在着色调单薄、亮度过大等缺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大批量的生产,质量却在下滑,已开始影响了钧瓷自古以来“家有财产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崇高地位。双乳状柴烧窑炉,巧妙地利用它特有的结构,为柴的燃烧提供最大的发挥空间。由于柴的燃点低,火焰绵长、柔和,形成了适应钧瓷窑火变化的气氛环境,更因为双乳状火膛窑炉的特殊构造所形成的升温曲线,为“窑变”艺术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因此,出窑的柴烧钧瓷,釉层浑厚凝重、釉色乳光玉润,经“窑变”呈现的景观,似月下小景,似鲜花怒放,那再现大自然瞬息万变的景象,含蓄、优雅、过渡自然,有巧夺天工之妙。从首次点火成功,星航钧窑共实验柴烧钧瓷六次,每次都不惜工本,采用传统的手拉坯工艺,模仿传世宋钧造型精制而成。月白色出戟尊、玫瑰紫釉菱花式花盆、海棠红鼓钉洗……一件件美轮美奂的钧瓷精品出世,被专家、学者惊呼为迄今为止最接近宋钧神韵的作品。它所体现在自然“窑变”的基础上,求精、求雅、求古、求变的艺术风格,才是钧瓷的根本,钧瓷的魂。
        四、投入巨大的心力、财力进行柴烧钧瓷实验,任星航不是为复古而复古,不是为市场炒作而复古,而是要将宋代工艺技术的成功经验,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记录下来,探究钧瓷“窑变”的奥秘,使之在继承传统钧瓷文化的基础上迈出更坚实的步伐。若不然,企业的投入是为了产出,而他,在柴烧钧瓷烧制成功获得巨大的新闻效应时,却没有趁热打铁,将主要精力用于营销。放弃难得的市场机会,他又开始建窑。如今,在仿宋代双乳状火膛窑的后面,出现了两座新窑,一座是元代的马蹄形窑,一座是晚清时的炉窑。“一窑一景象,一窑一乾坤”。任星航已得到有关部门批准,成立一家古窑炉博物馆,把中国北方历史上存在过的10种窑炉一一还原。
        任星航说,“金火圣母”举身赴火,以血渗润花瓶,从科学原理上讲似是荒诞不经,却折射出一个道理,精美的钧瓷艺术品是钧瓷艺人的心血凝成的。为了钧瓷艺术的发展,他甘心奉献,无怨无悔。
  • @2015-2020 版权所有:许昌市图书馆 站点维护:识为科技 累积人次:1368145